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王庆峰
近期,各地陆续发布高考分数线,进入志愿填报的关键时期。教育部发布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,指出高校专业没有所谓“冷热”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考生和家长切忌盲从,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和思考。
就高校专业本身而言,“冷”和“热”都是相对的,也是流动的。曾有一段时间,哲学最“热”,经济较“冷”,但几年后情况颠倒,金融学、会计学等备受追捧。十几年前,高校纷纷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,如今却纷纷撤销,人工智能、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等被摆上招生目录。这些变化发生在数十年内,指向的是社会发展越来越快,行业的周期性越来越短,很难打包票说哪个专业几年后还是热门,冷门专业会不会焕发出新活力。不久前,教育部指出我国到2025年要优化调整高校20%左右学科专业布点,更应该深化我们对此的认识。
但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时,高校“冷热之争”总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,总是有专家学者不厌其烦地科普“别轻易对专业冷热下结论”,大抵是因为在不少家长和考生心里,还是有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,希望少走弯路,一毕业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,拿到一份尚可的收入。而网络上出现的很多“名师指导”以及付费咨询等内容,更是放大了志愿填报中的实用主义。比如最近一段时间,“要不要学新闻”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,反映的就是填报志愿时,一些人将特定专业的岗位收入等简单等同于专业的“冷热”“好坏”,强调要发挥分数的最大效用,甚至“一分也不能浪费”,进一步助长了焦虑。
反过来讲,不信奉高校专业所谓的“冷热”,是不是说就一概不考虑就业,抱定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选择呢?那也未必。正如有网友所说,“如果让孩子以爱好来选择专业,其实大多数孩子的爱好都是唱歌、跳舞、旅游、当演员,有几个孩子是爱好牙医、会计、给排水、数理金融的?”像湖南女生钟芳蓉高分选择北大考古系,这样目标明确的“牛娃”毕竟少数,对于很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言,还处于迷茫阶段,他们或许存在特定的兴趣和志向,但对专业设计和前景缺乏认知。越是这个时候,越是需要家长们引导他们认清自己,回归理性。
说来说去,填报志愿的第一步,还是回到那个核心问题——认清自己是谁,以后想成为谁。既不要把追逐热点作为挑选专业的核心要素,也不要单纯把兴趣爱好排在所有选项的前头,而是要综合考虑个人兴趣、对未来的整体规划、学校实力和专业水平,甚至所选择城市的发展前途等,从而看清自己的优势和短板,找准自己的方位和目标。更何况,本科专业和就业的关联度并没有那么高,报了什么专业,就未必一定要干什么。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,我们可能会多次切换跑道,当你跑得越来越快、越来越远时,回头看当年所纠结的专业“冷热”,又算得了什么呢?
(文章来源:南方日报)